在挑选吉林考研辅导班时,以下几方面是您需要考虑的:
首先,师资力量是决定性因素;
其次,优秀的培训机构除了提供备考所需的教材外,还会根据不同备考阶段(如基础巩固、系统强化、模考冲刺等)为学员提供相应的配套复习资料;
另外,建议选择规模较大的机构,这样在口碑和配套服务上更有保障。
至于是否需要报班,建议根据个人情况来定:
1、如果您自学能力不强,建议选择一家可靠的考研机构进行系统化学习;
2、如果您学习能力较好,希望节省自学时间,高效有重点地复习,也建议报一家考研机构进行系统化学习。
建议在校生在大三下学期开始报班,在职考生在决定考研时就考虑报班问题。
根据综合分析,目前英语专业研究生录取的院校及其专业方向大致可分为以下5类:
1.研究类高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等。这类学校的研招考试有一定难度,适合有志于读博或理论研究的人报考。
2.外语院校类,如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这类院校重视基本功,着重于语言研究。其报考竞争激烈,适合既有理论头脑、又有实践能力的人报考。
3.理工科类英语专业,如北京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这类高校将语言同科学技术联系在一起,重视词汇量、基本功以及英语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这些院校题目出得整齐,准备起来也比较容易,但近年来报考人数逐年递增。
4.将英语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紧密联系的院校,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这类院校适合有志从事外交、外贸工作的考生报考。
5.关注度较少的地方院校。这类学校报考人数不多,相对容易考上,试卷水平相当英语专业八级或略低于专业八级,适合对自己的英语能力没有充分把握的考生报考。
从上述分析来看,前四类院校都比较有特色,这些院校的英语专业研究生在将来毕业时都会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就业领域。对于有意报考英语专业的研究生来说,这些院校是首选。
近年来,考生中存在一种重大误区:很多考生认为学英语就应该去一些文科院校,尤其是英语专业特点较为鲜明的院校,比如北外、上外、川外等。当然,如果你有足够的实力和自信,这也无可厚非。但在多数情况下,这并非明智之举。清华、北航、北理工、哈工程等理工科强势院校,英语专业也都很有特点。更重要的是,这些院校在英语与理工专业的结合方面做得很好。这些院校研究生阶段除了要学习一般院校所开设的英语语言文学、词汇学、翻译、写作等课程外,还要学习各院校所独具的优势专业,如航天领域、船舶领域相关英语等。具有这样专业背景的研究生在将来的就业竞争中无疑更具竞争力。
热门院校点评
据《全国高校专业报考指南》显示,目前全国英语专业实力排名前20的院校分别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洛阳外国语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南大学。
当然,这些院校的排名也不是绝对的。每个学校都是因为自己独特的一面而在排名榜上占有一席之地。例如:
复旦大学由编《英汉大字典》的陆谷孙教授领衔,专业设置和学校背景都不错。
厦门大学的口译、英美文学很出色,再加上厦门大学地理位置优越、风光秀美,有志从事同声传译的同学不妨考虑报考厦门大学。
南开大学的英语专业长于历史和文学,其系主任常耀信教授著的《美国文学简史》在许多高校里都成为指定教材。
对外经贸大学与欧盟合作的培训中心影响很大,其英语专业毕业生工作也很好。
值得一提的是清华大学。清华大学虽然长于理工,但最近几年其正在试图恢复昔日清华文武兼修的局面。清华校方也很重视清华文科的发展,罗立胜、罗选名在翻译界知名度也很高。学校着重于其翻译专业的建设,曾和《中国翻译》杂志联合举办多种活动。
武汉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的英语专业由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在支撑,前者有英汉语比较协会的郭著章教授,后者有译界泰斗刘重德教授。
重点推荐院校
一、外国语院校类
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四川外语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二、综合性大学类
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
希望能对你有帮助,一定要采纳我哦!!!!
吉林大学公共管理考研经验分享
一、考研择校经验
选择吉林大学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吉林大学是985院校,而我的本科是一个211院校,很多单位在招聘时还是会有985这个门槛的;其次,吉林大学的公共管理在学科评估中是B+,专业实力还是很强的,我觉得读研还是要看学校的专业实力的。
吉林大学公共管理的报录比大概在6比1、5比1左右,招收人数较多,专业课参考书在2021年之前是三本,2021年是两本,参考书较少,专业课题目常规,并且不压分,算是985院校中相对比较好考的。
其次,我再来介绍一下东大公管的基本情况,该专业在2018年之前是分专业招生的,主要包括行政管理、社会保障、教育经济与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而到了2019年,却变成了大类招生,录取后分方向,主要包括行政管理、社会保障、教育经济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和公共政策;2020年还是大类招生,但招生方向由5个变成了3个,取消了社会保障和教育经济与管理。
再来简单分析一下近三年的报录情况:2018年,4个专业统考报名总人数310人,录取48人,报录比6.46:1;2019年,统考报名人数304人,录取总人数56人,报录比5.43:1;2020年,招生计划49人,最终上岸55人,其中包括4位少干和专项计划的同学。
初考经验
政治备考:
1.基础打好(9-10)
看徐涛老师的强化班+徐涛老师的《核心考案》,非常建议如果你看徐涛老师的就买徐涛老师的课和对应的书。
不建议肖秀荣老师的书+徐涛老师的课,因为课的顺序和书的内容不是一一对应的话还要去翻找,很浪费时间和影响心情。
另外,肖秀荣老师的《1000题》是考生们的必备教材。在听完徐涛老师的一章课后,应立即进行相应的题目练习,这有助于加深记忆和提升能力。切记不要拖延,不要等到所有人都开始二刷时才感到紧迫,匆忙赶进度只会导致质量低下,速度过快,而知识点无法有效记忆。
2. 巩固提高(10-11)
徐涛的《背诵手册》与肖秀荣的《1000题》进行二刷至关重要。第一轮的复习中可能遗漏的内容,可以在二刷时加以巩固。在《肖八》发布前,如果时间允许,建议进行第三轮刷题。
《背诵手册》的复习应制定合理计划,每天背诵的页数应根据个人时间安排来定。切记不要今天偷懒,指望明天再补上。
3. 考前冲刺(11月底-考前)
主要复习《肖八》和《肖四》。尽管今年肖秀荣老师的选择题受到一些限制,但大题部分多数命中,因此今年考生仍应以打好基础为主,不要过分依赖押题(毕竟无法预知考官们的出题思路)。12月前,重点是打好基础,12月后则应以《肖八》的选择题和《肖四》的选择题及大题背诵为主。
英语备考:
1. 单词部分:
单词是学习英语的基础,因此从备考开始就要持续背诵。为了有效记忆,可以采用艾宾浩斯记忆法,每天复习前几天的单词。如果喜欢纸质书,可以根据艾宾浩斯曲线,在纸上规划好单词数量。
我更推荐使用恋恋有词背单词,每天复习的任务必须完成。每天背诵的单词量可根据个人情况调整,建议每天100-200个。到最后可能会有一些单词混淆,可以专门写在便利贴上反复查看,或者直接忽略。
2. 语法长难句部分:
只有掌握了语法和长难句,才能初步理解文章,对文章进行有效拆解;学习语法和长难句后,做题效率会大大提高。
我个人推荐刘晓艳老师的课程,内容清晰易懂。视频内容网上搜索即可,可使用1.5倍速或2倍速播放,提高学习效率。
3. 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部分:
在熟练掌握单词和语法后,基础甚至中等难度的文章和语句拆解基本不会有问题。考研是一个选拔性考试,需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阅读方面推荐唐迟的阅读课程。
需注意:最后一个月要留出最近三年的真题不做,每周做一套,下午完成全部练习,以培养做题的感觉。
4. 新题型和翻译部分
翻译部分较为吃力,但也是可以拿分的关键。建议翻译自己能理解的部分,不必追求完美,能拿到的分数就足够了。
新题型可以跟随一些老师的课程,如刘琦老师,多听几个老师的课,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5. 作文部分:
推荐潘赟老师的“九宫格作文法”。她的作文课程教你如何掌握应试技巧,英一英二的大小作文框架如何构建。要想拿高分,还需积累语料库,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关于吉林大学初试科目,主要是615公共管理理论和819公共管理专业综合。参考书目包括:
1.《公共经济学》:高培勇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公共财政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以上两本教材结合大纲学习即可。
3.《公共管理学》:张成福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行政管理学》:夏书章第6版,中山大学出版社;郭小聪第4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社会研究方法》:风笑天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电子政务》:徐晓林,杨锐第二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7.《西方行政学说史》:丁煌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
关于考研复习,五六月份我主要专注于英语,包括背单词、看网课、学习语法等,单词使用朱伟恋恋有词,网课老师有刘晓燕和田静。在学习单词和语法的同时,开始做真题,研究出题规律和风格,我使用的真题是张剑的黄皮书。每年都有同学总分很高,但因为英语没过线而遗憾落榜,因此要高度重视英语学习,日积月累。同时开始浏览专业课内容,大致了解方向,熟悉内容;暑假开始学习政治,主要看徐涛老师的网课,徐涛老师讲课生动有趣,是我每天最开心的时候。
专业课在暑假期间应该已经开始背诵,但由于某些原因,我直到九月份才正式开始背诵,时间紧迫。学校后期调整了专业课书籍,新增了《社会研究方法》和《电子政务》两本参考书,并调整了大纲范围,时间更加紧迫。对于新增的两本参考书,考试范围主要是大纲上列出的,不需要全部记忆。《电子政务》出题较为灵活,在试卷中的分值约为30分,平时多关注相关内容。《社会研究方法》需要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尤其要注意计算题,社会研究方法在2022年的试卷中所占分值较大,50分,需要重视。此外,学习《西方行政学说史》时,需要记忆大量人物的思想,可以记一些关键词,再展开记忆。《公共财政概论》在2022年的大纲中只需要根据大纲背诵三章。
我特别喜欢做笔记,所以在复习时会梳理专业课每一章的内容,加深理解和记忆。需要注意的是,后期要多关注大纲是否有所调整,及时根据大纲变化调整复习方向。11月份开始,我开始学习英语作文,主要看石雷鹏老师的视频,石老师的独特开场方式让我感到轻松愉快。
总结:
1. 不要纠结于某个知识点,快速多遍背诵。
2. 理解记忆,不要死记硬背,明白意思后背诵会更快,如果实在背不下来,可以记住关键词,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3. 框架很重要。
4. 分析真题,总结考点频率,有些考点几乎每年都会考。
5. 多练真题,熟悉答题点。
6. 学会用自己的话表达。
7. 总结万能答题模板术语。
8. 考试时把握好时间,提前计算每道题型的用时,做到心中有数,考前进行模拟练习。考试时,一旦试卷发下来,就要不停地写,留给思考的时间不多,所以知识点一定要熟练掌握。
复试备考心得
在复试阶段,我们面临的是笔试和面试的双重考验。笔试环节,不管分数如何,都不可掉以轻心。以我们专业为例,即便分数高达380分,也有可能被淘汰。因此,我们必须将复试视为初试一样,全力以赴,绝不可松懈。在准备笔试时,可以参考招生简章,并向已成功的学长学姐咨询,了解是否有额外的考试书目。
至于面试环节,我曾在尚硕辅导机构得到了一位学姐的一对一辅导,非常推荐。这位学姐非常负责,辅导态度极富耐心。即便初试排名并不靠前,通过复试的综合表现,成功提升了排名,最终被录取。我认为,面试环节参加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帮助我们提前适应面试的过程和氛围,减少面试时的紧张和迷茫。
人生如一条单行道,没有回头路可走,也没有必要后悔。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轨道上稳步前行。虽然未来充满未知,但在努力的过程中,我们见证了星辰的落下,日出的辉煌,与枯燥的数据、冗长的报告抗争到底。那些熬过的困惑,终将成为我们未来的指引之光,让一切不再那么艰难。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即使他人只见烟,我们也不能忘记那团火的燃烧。如果结果并不理想,就在尘埃落定前,奋力一搏。
其他建议
首先,错误越多越好。很多人对此不解,我来解释一下。比如政治选择题,如果每次都能全对,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样我们无法发现自己的问题。只有平时暴露问题并总结,才能在考场上减少错误。我后期政治选择题如果得分在40分以上,反而会感到不满意,因为我觉得这是白费力气。所以,错误越多,暴露的问题越多,考场上才会更加得心应手。
其次,管好自己,勿管他人。我们常常因为过多关注他人而忽视了自己的问题。问别人英语阅读对了多少,要么被打击,要么看到别人的失误而自满,这都是没有意义的。我在整个考研过程中几乎没有询问过别人错了多少,而是专注于提升自己的分数。同时,如果遇到那些嫉妒你努力学习却自己却无法静下心来的人,尽量远离他们。
第三,尽人事,听天命。我个人并不迷信努力就一定有回报的说法,因为成功往往受到很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如运气等。但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力做好当前的事情,踏实地学习,结果通常不会太差,天命自有安排。
给学弟学妹们的鼓励
考研之路并不容易,这不仅需要努力,还需要坚持。不要盲目跟风,要有自己的判断。经过这一年的考研,你的毅力将得到极大的锻炼,这将让你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如果可能的话,找一个研友,但不要是那种总是讨论学习进度的研友。一个可以倾诉的朋友,在你压力大的时候,能帮助你释放压力。一旦开始考研,就请不要轻易放弃。只要坚持下去,成功就在眼前。学弟学妹们,加油吧!我在吉林大学等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