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难得的中立、真诚且实用的文章——献给所有女性朋友们,由北大才女撰写:为何你拼不过男孩?以此献给怀揣梦想的姑娘们。
女性应当追求什么? 我的大学室友中,有几位来自外国的留学生。记得有一次宿舍突然漏水,我们几个女孩都站在角落的砖头上,小心翼翼地给楼管打电话,而她却挽起裤腿,光脚穿着橡胶拖鞋,全身泡在满屋子的脏水中……我们劝她:“别干了,这不应该是女孩子做的事情!”她停下来,认真地质问我们:“那么,女孩子应该做什么呢?”
大学毕业后刚开始工作的那段时间,我在一家大公司担任基础的快递联络工作,每天负责通知快递来拉机器,或者等待快递把机器送到公司里由我签收。有时,快递到来而我不在工位上,机器就会堆积在我的座位周围。我觉得自己也是北大毕业的女生,那些动辄10公斤重的机器显然不应该由我来搬。所以,如果没有男同事在身边,我宁愿让那些巨大的物体摆在最碍事的地方。直到有一天,清洁工看不过眼,主动提出帮我搬去仓库,我不好意思,只好硬着头皮亲自搬运,一趟趟地把机器抬到仓库。
真正动手后,我发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沉重。后来的日子里,我购买了专业的拆卸工具,开始自学拆装机器,经常推着货仓的小推车,爬高下低地整理仓库,甚至能稳稳当当地坐在大货车的货架上押货外出。几个月后,我既能穿着小西装、轻盈地在办公室间传递文件,也能轻松抬着20公斤的机器放到摄影师指定的位置,我再也没有抱怨过为什么不招一个男实习生。在年终公司的年会上,我的领导们感慨万分地说,那些传统上应该由男同事完成的事情,我这个新手居然全部完成了。那是我第一次深刻地体会到,从来没有什么事情天生就应该是男孩做或女孩做。
我们常常抱怨,大学四年,我们的成绩一直优于男生,在校内各种活动中表现也不输给他们;然而,一旦步入社会,无论是实习、社会调研还是求职,我们往往会败下阵来,尤其是在职场中,明显感到力不从心。如果有女孩幸运地成为高管或领导,人们会立刻投来钦佩的目光。难道职场只能是男人的天下吗?我承认,某些行业确实对女性存在偏见和歧视,但更多原因可能出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同样身处职场,拿着同样的工资,为什么女性总是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应该比男性干得少?为什么女性不能像男性那样去奋斗?为什么女性不能在进入职场后继续保持大学时的学习动力?
谁在与谁斗智斗勇? 现在,杜拉拉成为了无数女性学习的职场楷模。然而,很多人只看到了杜拉拉学习厚黑学、洞察办公室政治的一面,却忽略了她在入职初期如何焦头烂额,熬夜学习,以弱女子的肩膀承担起预算、设计、施工、选材的重任,最终圆满完成了繁琐的装修工作,这才得到了大领导的赏识。
有一天,我和久违的大学同学一起吃饭。她困惑地问我:“你觉得你的工作快乐吗?”我说:“挺好的。”她又问:“你们公司有勾心斗角、人事斗争吗?”我认真地回答:“我不知道。”她不甘心地追问:“那你们公司有团体帮派吗?”我反问:“有帮派吗?我不知道。”她扭动一下坐姿,继续追问:“同事会故意躲着你,或者故意欺负你吗?”我想了想,说:“不知道。”她挠头问:“难道你不想深入了解一下自己的工作环境吗?”我答:“没时间。”
她最终感叹道:“难道你只关心自己手头的工作吗?”我放下筷子,认真回答:“我每天要高效地完成我的工作,尽量按时下班。回家后我要学习,要读大学没学透的古文,要更新博客,要写专栏,要为那本出版社编辑催稿的书准备提纲,还要随时与公益组织联系做项目,你觉得我有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其他事情吗?”
于是,这些从小努力学习、一直成绩优异的女孩们,就在这些琐碎的小事上慢慢耗尽了自己的激情与梦想,忘掉了她们大学时精心规划的人生轨迹,错过了许多本可以属于自己的机会,眼睁睁地看着男性从曾经校园里的吊儿郎当、不务正业,蜕变成为职场精英。更可怕的是,这些女孩们渐渐会用“社会就是这么残酷,总会磨平我的光芒”这样的借口来安慰自己,也渐渐相信了妈妈说的“女孩要安稳,不要乱跳槽”,老师说的“女孩要学健美操或瑜伽,不要学跆拳道”,闺蜜说的“女孩要回归家庭,不要野心那么大”,然后慢慢接受平凡,从而丢掉了大学四年积累下的荣誉与梦想,丢掉了自己的无畏与坚强。
我也有过在职场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日子;也有过因为老板脸色不好、一句话说得不当,整天提心吊胆的日子;也有过因为说错一句话得罪了同事,整夜担忧的日子。但是,当有一天我开始专注于自己的目标,专心于工作,我发现,我根本不再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担心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尽管我周围仍有无数的女性在关注升职内幕、老板关系、打扮比赛,但我选择不参与,也无力研究。我选择逃避,只愿做个又宅又独的好员工,关注如何将每个细节做到极致,用心度过每一分钟的工作,我希望从我手中诞生的每一件作品都是艺术品,哪怕它只是一个PPT,一个Excel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