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得法硕考试冠军的“秘诀”
随着考研人数的公布,法律硕士专业报名人数位列十大热门专业之列。在紧张的备考阶段,考生如何高效复习呢?我有幸在2006年以406分的高分荣获人大法律硕士专业的第一名,我的成功经验是:
巧妙运用两本指导书。法律硕士的备考指导书包括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考试分析和人大出版社出版的考试指南。由于法硕考试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考试分析更具权威性,但考试指南同样不可或缺。如何处理这两本书呢?
刑法部分,总则内容以考试分析为主,因为指南在这部分介绍不够准确,甚至可能误导考生。分则部分则侧重于指南,因为指南的介绍更为详细,便于理解和掌握。民法和法理学部分,结合考试分析和指南学习,但以考试分析为主,记忆要点应源自考试分析,如有冲突,以考试分析为准。宪法学和法制史部分,在冲刺阶段,主要参考考试分析,指南内容较为繁琐。
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随着考试临近,考生往往会感到时间紧迫。建议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将复习过程具体化。同时,保持平和的心态,在考研的关键时刻,我就是这样做的,效果显著。
强调重点,不盲目迷信押题。专业课应注重理解和记忆的结合,以理解为主。民刑法要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复习,这在选择题和案例分析题中尤为明显;经常练习案例题有助于培养法律思维。考生还应重视法条,但不必强行记忆所有内容,常用法条需准确记忆,其他法条则多翻阅,形成印象即可。每年考试都会有一两道题直接考察法条,辨析题、案例分析题中也经常使用。
综合课的复习也应注重记忆和理解。我认为法理学较为抽象,可以结合民法、刑法、宪法的学习来帮助理解。宪法内容以记忆为主,可对照宪法典、选举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全国人大组织法、立法法等进行复习。法制史也是一个需要记忆的科目,简答题多来自第五六章的重要法律文件,分析题则多来自前四章,主要考查重要朝代的典型法律制度。
答题技巧也很关键。做好简答题的关键是尽量与考试分析的表述一致,即准确记忆。辨析题要首先判断正误,然后分类讨论;思路要开阔,每点控制在三句话以内,避免长篇大论,并简要写出结论。分析题要按照试题提示回答,突出说理性和分析逻辑,每个观点后可加一两句解释。回答论述题时(如法理学),要注意层次性和逻辑性,先解释题目中的关键词,然后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影响或意义”的思路回答。此类题目一般与法治相关,可以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道德等方面组织答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刘新群)
探讨法硕专业复习的有效方法
在复习法硕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步骤:
1. 通读全书,以理解为主,在脑中留下印象,必要时大声朗读(若无条件可默读),这对于之前未接触过法律的同学尤其重要。这一阶段主要是获得法律基本的感觉和培养法律表达和思维能力,对法学术语要多读几遍。同时,勾出重点,并形成框架。无法参加培训班的学生可购买串讲磁带;
2. 强化记忆已勾出的重点,强化框架;
3. 做模拟题(此时最好是单项强化训练题,可自行编写,不要轻信一些出版社的法硕模拟题,题目编写质量一般);
4. 再次强化记忆;
5. 综合模拟题训练(可自行制作,参考一些律考书和自考书更有价值);
常常发现很多新手活跃在论坛上,也有很多老手愿意分享复习方法。因此,我觉得探讨法硕复习方法是时候了,先从整体复习开始,后续帖子再谈各科的复习方法和应试技巧。
复习是应试的基础,是考研成功的根本保障。所有应试技巧都是建立在认真复习、全面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没有全面、认真、深入、细致的复习,所有应试技巧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扎实复习、吃透教材是最基本的应试技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考生必须明确这一点,脚踏实地地复习,不可抱有侥幸心理,到考场上去碰运气,这是我们特别强调的一点。
复习中也有很多技巧,大致归纳如下:
教材是复习的根本材料,也是答题的根本依据,复习时应以教材为基础,全面、牢固地掌握教材内容,不可本末倒置,以复习资料、模拟试题为主,任何复习资料都应以教材为准,围绕教材内容展开,并且无法替代教材,这是复习时首先应明确的问题。
明确教材的重要性后,还应当明确使用什么教材。
选择教材的三个标准如下:
(1)准确。所谓“准确”是指该教材为报考院校所指定的教材,或是有关导师主编、参与编写的教材,或是该院校学生使用的教材。例如,报考法律硕士的考生应使用指定教材——《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大纲》及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联考考试指南》,该书为全国各院校各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的指定教材,是命题和答题的依据,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出版,主编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曾宪义。因为考题的范围、考查的内容、重点、有关问题的观点都与指定教材密切相关,所以使用教材一定要准确,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成绩喜人,特别是在跨专业、时间紧的情况下,找准教材尤为重要。
(2)新颖。中国当前的法制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几乎每年都有几部重要法律颁布实施,教材更新非常快,考生应密切关注新教材的出版,尽可能以新教材作为复习和答题的依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大多数法学教材都已修订,并有一大批新教材面世。
(3)扩大知识面。研究生入学考试不同于自学考试、大学的期末考试,它不仅要求考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还要求考生有广阔的知识面,关注国际国内重大时事,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类题目大多以论述题的形式出现,所占比重相当大,一般为20%到50%,考生不可忽视,在分数上拉开距离的往往就是在这个方面。
导师所命的考题往往紧密围绕其研究领域的重点,特别是论述题更是如此。若考生能够深入了解导师的研究领域和最新动态,便能洞察命题趋势,甚至能够预判某些考题,从而提前做好充分准备,使得考试时能得心应手,把握胜局。要准确把握导师的研究方向及最新动态,最佳途径是研读其发表的论文、主编或参与编写的著作等。
在复习策略上,应将全面复习与重点复习相结合。综合课的试题通常较为基础,主要检验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通常复习一本指定教材或权威教材,熟练掌握相关法规即可。然而,对于专业课而言,这种做法是不够的。专业课的试题中,基础题占比约50%至70%,提高题占比约30%至50%,因此,考生在专业课复习时,应兼顾全面与重点,避免偏废。所谓的“全面复习”,是指考生在复习专业课时,应全面掌握教材内容,不可凭主观判断猜测哪些内容会考,哪些不会考。复习时,应坚持全面、系统、整体的态度,把握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建立知识点间的联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研考试题覆盖面广泛,不仅涵盖重点和热点,还会涉及一些次要的、偏僻的知识点,考生务必进行全面复习。而“重点复习”则是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对重要的概念、理论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力求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避免泛泛而谈。
“重点、热点分析”旨在探讨该学科的重点理论和近年来的热点问题,以期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视。总之,全面复习与重点复习同等重要,二者相辅相成。全面复习是重点复习的基础,重点复习是全面复习的深化,它们是“广”与“精”的关系,必须妥善处理,不可偏颇。
分析历年的试题对考生至关重要。各院校各专业的试题通常具有独特风格,认真分析历年试题,做好总结,有助于考生明确复习方向,确定重点,做好应试准备。分析试题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命题风格(如难易程度,是注重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还是发挥能力,是否存在偏、难、怪现象等)、题型、题量、考试范围、分值分布、考试重点、考查的侧重点等。考生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准备,效果会更加显著。
法律条文对于法学和法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至关重要,不仅综合课试题如此,专业课也不例外。考生必须对重要的法律、法规以及新颁布实施或修订的法律、法规有深刻的理解和牢固的掌握。
在复习教材及相关材料二至三遍后,考生可以针对所报考院校及专业的试题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这样的练习不仅可以检验复习效果,发现自己的不足,还能巩固知识,使之系统化,同时增长实战经验,使考生在考场上更加从容不迫。
针对重点、热点问题撰写小论文也是备考的重要一环。
对于正在备考法硕的我而言,考研英语是关键。英语成绩不合格的考生占比将近一半,因此,英语备考至关重要。专业课可以通过听法学的课程、参考考试指南和考试分析进行学习,做做题目即可。如果考研成功,九月份还有司法考试,最好能一次通过,那时既能获得学位,也能通过司考,实现双重收获。
在职研究生的入学方式主要有三种:五月同等学力申硕、十月在职联考和一月在职MBA及在职法硕。五月同等学力申硕是其中最容易的一种,要求考生持有本科学位及学历满三年。其他两种方式则需要在通过考试后才能入学。
在选择在职研究生类型时,可以根据自己报考的专业自行决定。毕业年限对于这三种方式都适用。但要注意,在职联考不能选择,只能在这两种中挑选。
选择同等学力申硕类型,考生报名后即可开始学习;而报考双证在职研究生可能需要参加培训。
在此推荐济南市高联学校的考研辅导班,提供专业、合理的教学模式,帮助考生在考研路上取得优异成绩。
在网络上,我曾读过这样一段话:“幸亏当初选择了报名参加高联考研辅导班,授课的老师都是资深的大学教授,他们精准地预测了很多考题。最终,我顺利地考入了清华大学的研究生院。在此,我想分享我的经历:...”
济南新东方总部地址位于济南市历下区科院路2号,如需咨询,请拨打0531—82611122。如遇投诉,请拨打0531—82616262。市中教学区位于济南市市中区经七纬一(育英中学西侧),咨询电话为0531—86112252。长清教学区位于长清大学城商业街新华书店四楼,联系电话为0531—865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