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中医药大学将于4月8日左右公布成绩。
自2019年3月28日起,江西中医药大学已进行复试。根据《江西中医药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方案》,为确保硕士招生工作“公平、公正、公开”,现公示第二批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具体见附件)。如有异议,广大师生请于2019年5月7日16:00前向研究生院招生就业科反映。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凡接到体检不合格通知的拟录取考生,请按照要求时间到本地县级及以上医院进行复查。如未按时复查或复查未合格,则不予录取。
江西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59年。自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为国家改革发展服务,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服务”的办学宗旨,秉承“惟学、惟人、求强、求精”的校训,以培养适应社会进步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实践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为目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
学校先后多次获得全国和全省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是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学校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国家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是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教育部指派的对口支援西部的高校,是全国医药院校中唯一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医学类硕士研究生(预科)基础培训基地”。
截至目前,学校已有57年本科教育、33年硕士研究生教育、23年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教育、19年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办学历史。2007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09年,顺利通过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组对中药学专业的认证(试点);2015年,顺利通过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组对中医学专业认证。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780.71亩,是国内校园面积最大的中医药高等院校。校舍建筑面积达51万平方米,其中教学、实验、行政用房面积2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39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26万册,各类文献数据库41个,电子图书80万种。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721人,其中研究生1142人,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829人。
现有二级教学院(部)15个,直属附属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9所。专任教师845人,其中副高以上人员370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人员704人。有国医大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8人、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37人次、第十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5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5人、省级优秀教师20人、省级名中医56人、省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2人、博士生导师59人。
学校现设有本科专业24个,涵盖医、理、工、文、经、管六大学科门类,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36个,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类别4个,省级示范性硕士点2个。
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8个、省级高水平学科2个、省级“十二五”重点学科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江西省级特色专业7个,江西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专病)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专病)12个。学校倡导并践行“赢在终点”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引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先后开展了科研实践班、双惟实践班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拥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双语示范课程1门,国家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2个。
两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分别于2001年、2009年获得教育部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年,刘红宁教授牵头主持的“新时期高等中医药院校‘基础素质’教育理论创新与‘双惟模式’实践”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率先在江西省高等院校中实现该奖项零的突破。学校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考研升学率名列全省本科院校前列。
学校始终坚持以推动中医药事业进步为使命,在中药药剂、针灸推拿等学科领域形成了突出优势。研发的中药制药系列关键技术和设备被100多家企业采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原始创新成果——“热敏灸”理论和技术,揭示了针刺穴位和灸疗穴位的差异。
开创了内源性热敏调控治疗疾病的新途径,显著提高了艾灸的临床疗效,有力缓解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成为国家行业建设标准并在上海世博会上向全球推广,开创了“北看天津针、南看江西灸”的格局。“热敏灸技术的创立及推广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我校也是江西医学领域首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该奖项,填补江西医学领域空白。
学校拥有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其中,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蒙药丸剂关键技术及工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企业重点实验室1个(创新药物与高效节能降耗制药设备国家重点实验室);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3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近5年,共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493项,年均科研经费5237.24万元;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项;有29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江西省科技进步奖若干项。
江西财经大学研究生分数线如下:
1、财税法学369、应用统计369、体育经济与管理35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73、审计194、党的建设363、马思主义基本原理362、宪法学与行政法学375、法律法学346、工商管理170、会计193、统计学301、刑法学364、国际贸易学36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374。
2、世界经济361、社会学350、思想政治教育372、法律非法学347、国民经济学365、资产评估387、新闻传播学372、统计学360、设计学310、民商法学354、国土资源与生态经济学360、金融362、英语语言文学367、经济史360、金融学362、管理科学与工程273。
江西考研比较容易的学校有c,江西理工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等等。江西师范大学作为一个双非学校,总体的考研难度不会很大。但是作为一个地方类师范学校,教育学学科实力还是很好的,而且在当地的认可度很高,以后在当地的就业也很好,所以教育学类会比较难考一些。
江西理工大学该校非211/985,属于地方普通院校,有博士点或博士后流动站的学科不错,在有色金属、稀土矿开采、利用方面还是比较有实力的,在江西省内有较高的知名度。
院校专业:
江西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9年,坐落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江西省省会——南昌市。学校坚持“为国家改革发展服务,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服务”的办学宗旨,秉承“惟学、惟人、求强、求精”的校训,以培养适应社会进步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实践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为目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已成为以中医药教育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产学研结合特色鲜明的高等中医药院校。
近年来,学校获得全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单位等荣誉称号,入选“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教育50强高校”和“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高校”。
学校是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国家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7000余人,设有教育教学机构17个,拥有直属附属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9所,各类实践教学基地181个。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大批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现有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占54.13%,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占85.1%,博士研究生导师195人。
江西中医药大学,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全面的专业设置,在中医药教育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学校共设有29个专业,涵盖医学、理学、工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教育等多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0个。
学校在中医药领域拥有强大的学科实力,包括中医学、中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个,硕士招生专业40个。同时,学校还拥有江西省一流学科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专病)7个。
江西中医药大学在人才培养和科研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学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和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招生资格,是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全国唯一的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改革试点单位。
学校科研平台丰富,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57个,其中包括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院士工作站1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工作站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
在教学成果方面,学校以独立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其中,“双惟实践育人模式”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实现江西省零的突破。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其中,“热敏灸技术的创立及推广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填补了江西医学领域空白。
学校在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2020年9月,该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在2021年全国高校排名中,学校位列第212名,比2020年提升43位;在全国中医药院校排名第8位,比2020年提升3位。
学校在中药药剂、针灸推拿、中药炮制学等学科领域形成了突出优势,中药制剂创新团队入选中组部、中宣部、人社部和科技部“第六届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
学校直属附属医院——江西省中医院(江西省骨伤医院、江西省肛肠医院)是江西省中医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的龙头和中心医院,年服务量达百万人次,开放病床1738张。
江西中医药大学产学研结合办学特色鲜明,创建并发展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江中(制药)集团,为全国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近300项,研发中药及相关产品70余个。
学校致力于推进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招收留学生博士研究生,在韩国建设了世明大学孔子学院。
江西中医药大学将继续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努力把学校建设成高水平、有特色的世界中医药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