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地区的考研考点众多,包括河北大学、河北金融学院、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保定学院、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二校区、河北农业大学(东校区)、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保定市女子职业中专学校以及保定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保定市莲池区职教中心(原保定四中)、保定市理工中专(四职中)、保定田家炳中学(原保定铁一中)、保定市第二十八中学、满城区实验中学等。
2023年的研究生考试笔试时间定于2022年12月24日、25日、26日,准考证打印时间为2021年12月10日至26日,考生可凭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
在保定,海文考研辅导机构备受推崇,其师资力量雄厚,甚至吸引了农业大学等名校教师。人大辅导班在保定独此一家,其他地区无法享受。而其他辅导班则主要通过发放简章和举办讲座来宣传,有时甚至让人感觉大二就开始面临考研的压力。然而,海文以其专业性和权威性受到认可,其服务实实在在,建议考生给予考虑。
关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动力工程专业的考研经验分享如下:
一、关于考研择校: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是否报考211、985还是双非院校。本人本科为双非,因此选择了211院校。在研招网上查看了许多学校,大多数985院校都考数一、英一,所以选择了211院校,以确保稳妥。上一届有几位同学考上了华北电力大学,该校学科评估较高,且距离河北较近,因此选择了这所院校。最初的想法是考个211,尽管有个985的梦想,但为了稳妥,最终选择了华北电力大学。考虑过的其他院校还有河北工业大学、东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排名较低,且拟录取名单中成绩均较高。东北大学专业课难度较大,担心成绩不理想,因此放弃了。
在选择学校时,首先要考虑层次,正确评估个人实力,避免心比天高而遭受调剂的痛苦。虽然有人认为报考高分院校即使考不上也能调剂,但从2022年的情况来看,调剂竞争激烈,分数足够报考211院校的调剂到双非院校的可能性较大。其次,要考虑城市,了解城市的节奏和生活是否适合自己的喜好,因为将在该城市生活三年。最后,要多与学长学姐交流,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信息,总结归纳,选择心仪的院校。
二、初试复习经验:
考研政治:政治复习不宜过早,个人认为暑假八月开始刚刚好。听徐涛老师的强化课,每天听一个小时左右的课,做肖秀荣老师对应的1000题。听完所有课后,二刷肖1000,肖八出来前一周左右,三刷错题。主要攻克选择题,后期老师们的背诵讲义,挑一个老师的买然后每天翻着看一看。时间够的话,可以刷老师们的模拟卷。肖四一到手就立马开始背,今年的肖四大题内容较多,按套卷顺序背开始,自己适当总结归类,背不下去的话可以跟带背,效率相对高一点。一直要背到考前,保证自己看到题之后把东西融会贯通,起码能写得出来就好。
考研英语:英语单词是最基础的,越早开始背越好。背单词背不下来,很简单,就是硬背,一直重复,直到考前一天。前期听田静的语法课,暑假开始阅读,阅读跟唐迟,真题阅读做一篇听一篇。刚开始做错的可能会多一点,但是坚持下来,大概做到10年之后,就会好很多。中间单词要注意积累。大概九月开始就可以开始小三门了,早的话一天一篇阅读加一个小三门,小三门轮着来。作文可以背一些模板素材什么的,平常遇到可以用在作文里的就积累下来,多积累,到时候考试的时候就可以写出来了。
考研数学:基础阶段首先是听课,做相应习题。我跟的是张宇老师,也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基础阶段跟的是汤家凤老师或者武忠祥老师。至于跟哪个老师的话,这个需要看自己,刚开始可以试着都听一听,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老师,但是定下来以后,就要跟住,起码每个阶段跟住一个老师,比较火的这几位老师每个阶段跟下来的话,肯定是没有问题的,所有的知识点都是会涉及到的,不用担心说有的老师没讲到某个知识点,掌握每个老师的学习方法、做题思路才是最关键的。我的基础阶段大概从三月到六月,听的是张宇老师的课,做的题是张宇老师的基础300题,以及武忠祥老师的每日一题,含金量也是很高的。听完每一章的课,做每一章对应的习题,最开始做题一定是会遇到不会做的题的,刚开始都是这样,通常都是自己先思考,实在想不出来再去看答案,学习思路和解题方法,总结下来。还要值得注意的是,基础阶段一些概念性的知识点要多留心,22年的选择题里有很多这样的知识点,平常不注意的话遇到这样的问题还是不太好下手的,从开始就多留心,注意总结。关于强化部分,我个人非常推荐武忠祥老师。武老师的强化篇关于知识点以及各种题型的总结是非常全面的,还有各种题的解决方法。
每个题目对应的知识点,出题人想要考察的重点是什么?跟随武老师学习,基本上遇到的大部分题目,老师都会教你先找到解题的切入点。我的强化阶段大约是从六七月开始到九月,首先完成了张宇的1000题,大约在八月又完成了武忠祥老师的强化330题。关于做题的数量,我个人认为做一遍是难以记住的,很多知识点即使错过一次再做,还是可能会遇到障碍。因此,建议大家要多总结,归纳一些常考题目和自己容易出错的题目,闲暇时可以翻阅加深印象。此外,我还完成了汤家凤1800的提高篇和660的部分。在强化阶段结束到冲刺阶段之间,建议大家抽出几天时间,回顾一下整个高数的内容,构建一个知识框架,对常考的知识点和题型进行总结,对照强化阶段的笔记或讲义,回顾知识点,并记录下自己容易出错的题目。这样的笔记可以帮助你再次关注那些容易被遗忘的知识点。确保自己在看到一道题时,能够迅速想到它考察的是哪一章的内容,可以用哪些方法解题,以及这个知识点可以与哪些知识点结合考察。接下来就是刷真题,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做一些早年的题目,注意考点的把握。近几年的真题中,很多知识点的考察重复率很高,很多知识点以不同的方式考察,关键在于你能否在考场上识别出来。近十年的真题值得二刷,一定要仔细研究,确保自己真正理解了。刷题时也要尽量控制时间,了解一套题需要多长时间,及时调整。近几年的真题可以留出三套左右,在考前那段时间控制时间做,以了解自己的水平。至于模拟卷,市面上有李林、张宇等众多选择,李林的模拟卷每年都很受欢迎,具体选择哪个老师的、做多少套,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情况来选择。线性代数不需要过早开始学习,学习起来也不是很耗时。整个知识体系都是相互关联的,我跟随的是李永乐老师,如果觉得李永乐老师的课程比较吃力,可以选择张宇老师的。题目方面,按照你跟随的老师,做他对应的讲义例题和习题就足够了。最后的真题也要确保自己完全掌握。
专业课方面,考试内容为传热学,六月份开始,先跟随视频过一遍课本,可以在xx搜索传热学的视频,然后将知识体系总结一下。九月开始刷真题,真题资料可以在淘宝购买,真题至少要刷三遍,将不会的题目反复练习,做到不看答案也能轻松写出答案。后期还要练习计算机的使用,因为计算题会涉及到计算机的使用。专业课的关键在于真题,把真题做透了,专业课就基本没有问题。
复试准备经验:
1. 专业课笔试:笔试考两门课程,分别是《锅炉原理》和《汽轮机原理》。因为是开卷考试,但考试内容在课本上基本找不到原答案,所以需要对课本内容非常熟悉,做到如指掌。首先将课本过一遍,然后主要记忆课本大纲和目录。目录只有大标题,所以我将每一章的大小标题和对应页码都写在笔记本上,这样方便查找对应内容。关键还是要学会总结归纳,将每节的知识联系起来。
2. 专业课面试:面试考三门课程,直接购买往年资料背诵即可。重点在于背诵基础概念,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3. 英语面试:英语面试主要是一些简单的口语问答,如介绍家庭、大学、专业、同学等,提前背熟就好,对于问题记住关键词即可。关于复试,不用太紧张,只要表现出你的专业素养,自信一点,不会的话就诚恳一点,表现出你的态度就没多大问题。
4. 总结:整个考研过程确实很煎熬,十个月的备考时间,前期的有效学习时间为8小时,中期的时间为12小时,后期的学习时间为10-12小时。总之,每个阶段都不能太过于放松,要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完成任务。
考研心态分享:
1. 接受失败:今年考研四百多万人,最终上岸的也只有一百多万人,失败是绝大多数。接受失败并不意味着不用努力,只是希望大家摆正心态,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考研本来就是一个容易焦虑的过程,特别是考前最后一个月,就连我这种心态比较好的人也常常不自觉地陷入焦虑。如果接受不了失败,很容易压力过大,造成情绪崩溃。没有人能保证百分百上岸,但越努力,上岸的几率越大。我们能做到的只有及时调整心态,更快地投入学习之中。
2. 接受考研是一个漫长而枯燥的过程。既然选择了考研,就意味着要放弃大部分社交时间,静下心来学习。要适应一个人去图书馆、一个人学习、一个人吃饭的生活,这是绝大多数考研人的日常。当然,也可以找研友。但是大家一起学习,总会在各种琐事上浪费时间,总会增加社交时间,一个人学习效率永远是最高的。
3. 效率>时间,劳逸结合。有些人一大早六七点就开始学习,学到晚上十一二点才结束。很努力,我很佩服,但我做不到。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用把自己逼得太紧,适当地放松才能更好地学习。我觉得对于大部分专业来说,前期一天有效学习5-7小时,中后期7-9小时完全足够。并不是在图书馆从早坐到晚就是努力,不要自我感动,效率才是关键。
考研前期完全可以出去玩几天,后期也可以一个月休息一两天,我觉得影响不大,重要的是该学习的时候要保证效率。该玩玩,该学习就要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