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务员报考公安局需考科目及面试流程详解
1、公安公务员选拔过程包括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面试多采用结构化面试形式。鉴于众多人将报考公安局视为职业目标,前来咨询的考生数量众多。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报考公安局公务员需要哪些科目,面试又是如何进行的。
2、关于报考公安局公务员所需科目
公安公务员考试包含笔试和面试两个阶段。笔试部分分为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公共科目涵盖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专业科目则涉及公安专业知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侧重客观题,申论则为主观题。针对报考人民警察的职位,考试旨在评估报考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4、根据笔试成绩及报考职位类别,以1:3的比例选拔参加面试的人员。
5、面试采用结构化面试,主要考察应试者的综合分析能力、言语表达能力、人际合作意识与技巧等,总分100分。具体要求按照公安部《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面试工作暂行规定》执行。
6、针对部分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将增加专业技能测试,总分100分。面试成绩的计算方法为:结构化面试成绩的60%加上实际操作技能成绩的40%。
7、面试着装要求简约庄重,无需打领带,西装、黑外套均可,白衬衫黑西裤皮鞋为最佳选择。发型应整洁,不宜染发或烫发,避免耳钉、纹眉和纹身。
8、面试前,考生需统一上交手机,由工作人员带领至面试室。随后,考生个人抽取面试顺序号,并依次进入等候室。
9、面试时,考生需将背包放在室外,自行进入面试室,桌面上放置录音笔。面试内容与普通公务员面试相同。
10、面试结束后,考生需前往候分室等待成绩。由于成绩需半小时后方可公布,前几名考生仍在等待,可看到其他考生的面试分数。
11、以上为【公务员报考公安局需考科目及面试流程详解】的相关内容,希望考生们积极备考,争取在公务员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二、公安类公务员面试与其他面试的区别
1、招录对象及考察目的不同
省考国考主要面向普通公务员招录,而招警考试则针对的是具有国家专政机器和暴力工具属性的人民警察。因此,在招考要求上存在显著差异。警察岗位招录的目的是为公安机关选拔符合职业特点、责任要求的工作人员,因此在面试中会考察考生的入警动机、法律素养、专业素养、心理素质、应变能力等。
2、面试时间及要求不同
普通公务员面试通常要求4个问题20分钟,而公安类公务员面试则要求15分钟。公安类面试题目设置更注重职业性和专业性,近年来,面试内容也越来越贴近实际工作。
(1)普通话要求标准,发音清晰,语调得体。
(2)准确选用词语,恰当运用语句。
(3)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注意着装得体,保持自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务员面试
三、国家公务员铁路公安面试真题分享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铁路公安(2月25日)
1.近年微信朋友圈时常出现一些幼儿园孩子、小学生、中学生参加各类评选活动的消息和图片,对于这种现象有人认为无可厚非,也有人提出了质疑。谈谈你的看法?
2.某市里准备评选优秀大学生村官,你是市委组织部工作人员,领导安排你具体负责此项工作,你如何开展?
3.公安局开展一次打击毒品的学习活动,你局领导选取8位民警参加培训学习,领导让你组织此次学习活动,你怎么办?
4.你是一名值班民警,一位男青年向你反映其父亲在下火车时丢失,其父不会普通话,没文化,很少外出,向你求助,你怎么办?
2016年2月26日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铁路公安
1.社区举行多次健康讲座宣传,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现在领导让你做调研你会怎么办?
2.市政府要求有条件的单位要对外开放本单位的停车位、运动基础设施、器材等,此举得到了广大市的拥护,也有人说此举不好,谈谈你的看法。
3.铁路公安要在乡村山间举行驾驶技术大练兵,领导让你组织,你怎么组织?
4.一山区居民区在山脚下,由于泥石流等山体滑坡,政府决定对他们进行整体搬迁,但有几户有群众有念乡情怀,不愿意搬迁,你做为社区工作人员,你怎么做他的工作?
5.视频:一男乘客,起床后将钱包放在西装人袋,并将西装挂起来,去拿行李找洗漱用品,顺手把手机放在了走廊的桌子上,到洗漱台洗漱时,又把手表放在了台上,手表被一男子拿走。视频中的中年男子头发稍秃,穿格子衬衫。
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铁路公安面试真题
四、公安部公务员面试将涉及哪些问题?
1、公安部信息公开的准则:遵循政府责任原则。普遍公开原则。政府各部门间信息互联互通原则。迅速公开原则。公开的信息范畴。
2、在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法中,应从政府责任的角度构建相关制度,确保信息公开成为行政机关的职责所在,以此增强政府的责任意识。若从公民权利的角度来规定信息公开,则难以促使政府采取积极行动,甚至可能成为部分工作人员规避公开信息责任的借口。需明确政府与公民在信息公开及使用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即行政机关有权收集、获取、传播发布及保密相关信息,公民有权要求掌握相关信息的行政机关公开这些信息,政府机关有义务依照法律规定或公民要求公布这些信息。所谓普遍公开原则,即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予公开的事项外,政府信息应全面公开。不宜公开的信息主要包括涉及国家安全、行政活动效率以及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等。全球各国在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适用范围上均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特例。关于如何科学界定不公开信息的范围,是政府信息公开立法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立法有必要借鉴国外经验,对不公开事项的标准进行深入研究,既要确保行政机关根据公共利益需求依法自主决定是否公开相关信息,又要有效防止滥用行政自由裁量权。
3、《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第三条指出,政法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领导政法单位依法履行专政职能、管理职能、服务职能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党委政法委员会是党委领导和管理政法工作的职能部门,是实现党对政法工作领导的重要组织形式。政法单位是党领导下从事政法工作的专门力量,主要包括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等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