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迈向英语专业考研征途上,众多学子将目标投向了双外语院校。在五花八门的选择中,部分院校接受德语作为第二外语,为立志学习德语的同学打开了更宽广的大门。以下是部分接受德语作为双外语项目的院校简介: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外)
北外以其外语教学的卓越水准和多元化的专业设置而知名。学校设有多个双外语项目,其中包括德语作为第二外语。学生在掌握英语的同时,可以深入研究德语,丰富自己的语言技能和拓宽国际视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也提供了双外语项目,其中德语作为第二外语之一,为学生在经济学、贸易等专业知识背景中学习德语提供了机会。这不仅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专注于外语教育,其双外语项目涵盖多种语言,包括德语。英语专业考研学生选择该校,可以结合德语学习,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学术研究能力。
北京大学
作为中国顶级学府,北京大学外语学院提供了丰富的双外语项目,德语亦是其中之一。学生在中文专业的基础上,可以同时学习德语,为未来从事国际交流、学术研究等职业打下坚实基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双外语项目也包括德语,适合对航空、航天等领域感兴趣的英语专业考研学生。通过学习德语,学生能深入了解德国在这些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创新。
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的双外语项目同样接受德语作为第二外语,为学生提供了在经济、人文等领域的深入学习机会。结合英语专业,学生能提升学术研究和国际视野。
上述学校都为英语专业考研学生学习德语提供了机会,通过双外语项目的设置,学生不仅能拓展语言技能,还能在相关专业领域获得更深入的了解和研究能力。对于有意在德语领域深耕的英语专业考研学生而言,选择这些学校无疑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感觉难度较高,且每年题型难度不一,没有复习范围和资料。本科学德语的考生,有的能拿到90多分,也有不及60分的。如果当年题型和难度不是很极端的话,毕业时通过专业八级的考生,一般分数都在60分以上。
小语种好挣分这一说法仅针对日语和俄语这类全国统考的语言,不适用于法语、德语。
我认为还是考英语更为稳妥,因为是全国统一试卷,各方面相对稳定,题型也比较人性化,资料也丰富。
不过,具体情况可能因学校而异,建议你查阅所报学校前几年的德语试题。(学校可能不提供。你也可以向已考过的同学咨询。)
考研复试一定要考英语口语。
复试通常考察外语的口语和听力,专业课笔试和综合面试,而且复试全程录像,不管初试考得多好,只要复试不合格,就不予录取,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尤其是综合面试,需要做好充分准备。
口试时长不固定,但一般不超过20分钟,以问答为主,也有部分学校会给出题目,让考生自行讨论并表达观点,问题不会太难,一般院校的水平都在四六级水平。
首先,要根据你的未来规划来决定,没有绝对的好坏,关键在于是否适合你。
1.德语语法较为复杂,但这也意味着这种语言的规律和严谨,对于学习来说其实是优点。只要有决心,用科学的方法学习,反而能成为你制胜的法宝。德语作为一门精致而古老的日耳曼语言,散发着学究的气息,非常适合工科类学生学习。尽管难学,但学习起来很有规律,对于条理清晰的人来说,反而会更有优势。
2.法语作为兴趣的人较多,初学可能较为痛苦,因为我们的教育方式和思维方式,让我们很难进入法语的语境。但作为一门语言,法语在发音和美感方面具有突出优势,适合文艺类型的人学习,而且法国及其周边很多学校也是针对美学的。在小语种中,法语的应用相对广泛,历史悠久,学起来比较有趣,对于思维发散的人来说,学起来更有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