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在职研究生考研教育机构时,以下几点建议供您参考:
首先,师资力量是决定性的因素。一个优秀的考研机构应当具备强大的师资队伍。
其次,除了提供必要的教材外,好的培训机构还会根据学员的不同备考阶段,如基础巩固、系统强化、模考冲刺等,提供相应的配套复习资料。
另外,建议选择规模较大的机构,这样在口碑和配套服务上更有保障。
至于是否报班,还需根据自身情况决定:
1. 如果您自学能力不强,建议选择一家靠谱的考研机构进行系统化学习。
2. 如果您自学能力强,但希望节省时间,高效复习,也建议选择考研机构进行系统化学习。
建议在校生在大三下学期就开始报班,在职考生在决定考研时就考虑报班问题。
关于专硕与学术型硕士的区别:
1. 专硕也能考博士。专业硕士也是硕士,毕业证与学术型硕士同等学力。但在考博时,导师可能会觉得专硕科研训练不足,撰写学术论文能力欠缺,这方面需要专硕学员用科研成绩来证明自己。
2. 两种硕士读博有很大区别。学术型硕士的最大优势是可以直博,即导师推荐。一般考研导师占45%,学校占35%,专业占20%。这样的大概率下,学术型硕士同学可以通过自己的导师直接读博,无需参加全国统考。而专业硕士不能硕博连读或直博,必须硕士毕业后考博。
拓展资料:
1. 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中国两种硕士学位的存在,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外不存在学术硕士与专业硕士之分。通常情况下所说的学术硕士是中国特有的学位系统,在国外并不存在学术硕士一说。所谓的专业硕士学位是世界高校统一的学位,也就是说国外只有一种硕士学位,不管是搞学术研究,还是搞实践的硕士,在国外都是授予硕士学位,国外不存在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之分。国际认可的硕士学位有MA、MFA、MBA等等。
2. 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学术型学位按学科设立,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
3. 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型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等。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在培养目标上各自有明确的定位,因此,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均有所不同。
4. 中国实行的学位教育主要分为:学术型学位(学术理论研究)或专业型学位(注重操作实际能力)两种教育并轨,但一直以来,更偏重学术型学位教育,而少注重专业型学位教育,所以很多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毕业后,只能大谈阔论,能理论能研究,但操作能力差。为了与世界上学位教育接轨,因此增加专业型研究生教育。
5. 在每年的10月联考中,录取的都是专业型学位研究生,但那毕业后,只有专业学位证,而没有毕业证书,只有参加1月份全国统考后,才有毕业证和学位证。其实每年1月统考中,早就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注重操作能力型学位)如法律硕士等,但专业太少。
可以考在职博士也可以考统招博士。
据了解,在职研究生报考博士有一些条件限制。首先,获得硕士学位后就可以申请博士学位,证书含金量与全日制申请博士学位获得的证书相同。其次,在职研究生报考博士有条件限制,如获得硕士学位证书、报考年龄一般限制为45周岁以内。如果学员在拿到硕士学位证书后可以直接报考博士,可以考在职博士也可以考统招博士。
值得注意的是,报考全日制博士需要脱离工作,全天学习,且考试难度较大,一般情况下,学校会优先考虑直博或硕博等形式进行录取。
综上所述,在职研究生可以报考博士,在职博士比全日制博士更加方便在职人员,建议大家选择在职博士。不过,在职博士难度也是很大的,大家要做好准备。
扩展资料:
《同等学历申请博士学位条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施行。
资格审查:
(一)申请人必须为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或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二)申请人应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领域做出突出成绩,在申请学位的学科领域独立发表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或出版过高水平的专著,其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以上奖励。
(三)具备申请博士学位基本条件的同等学力人员,应当在学位授予单位规定的期限内,向学位授予单位提交以下材料:
1. 硕士学位证书;
2. 末次学历证明;
3. 拟申请博士学位的学位论文;
4. 已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出版的专著及科研成果获奖的相关证明;
5. 由申请人所在单位出具的,包括简历、思想政治表现、工作业绩、科研成果、业务能力、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及外语水平等全面情况的介绍材料(需加盖公章并密封);
6. 两份由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出具的推荐信(需加盖公章并密封),其中至少应包含一名博士生指导教师的推荐。
学位授予单位需在规定时限内,组织专家小组对申请者进行资格审核。对于确认具备申请资格的申请者,将依照第十条的规定对其同等学力水平进行认定。
学位授予
申请者若通过同等学力水平的认定,并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同意,以及学位评定委员会的批准,将正式作出授予博士学位的决定。授予学位者的姓名及其博士论文题目等信息应及时向社会或申请者所在单位公布,并在经过三个月的争议期后颁发学位证书。
申请者不得向两个或更多学位授予单位同时提出申请。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