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务员考试所需用书
考生应购买行测和申论相关书籍,以及往年的真题卷。
第一阶段:基础阶段,知识点梳理(约需50天)
国考行测考试包含五个部分:常识(20题),言语理解与表达(40题),数量关系(省部级15题、地市级10题),逻辑判断(40题),资料分析(20题)。总题量为135(130)道。用50天时间,系统学习这五部分涉及的知识点。鉴于国考题型和题量变化不大,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购买一套包含知识点讲解的教材,教材中的真题有助于考生把握国考脉搏。
1.资料分析:约10天。资料分析题量不大,但分值较高,难度适中,容易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分。正确率达到70%-80%时,可继续学习其他部分。
2.逻辑判断:约15天。包含图形推理、逻辑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四个部分。逻辑推理部分难度较大,需约12天学习,其中必然性推理6天,可能性推理5天左右。图形推理需3天学习,类比推理和定义判断各需2天。
3.言语理解与表达:约10天。考生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但国考言语理解与表达题难度较大,正确率一般只有60%。需多加练习。
4.数量关系:约10天。部分考生放弃数量关系,实则可利用10天时间学习知识点。
5.常识部分:约5天。常识涉及内容广泛,无需过多投入时间。
第二阶段:大量做真题、试卷(约需30天)
务必将国考真题做两次以上,并花超过做题时间(2小时)检查错题。
根据历年国考招考岗位,根据岗位要求锁定目标,针对性制定计划。
目标确定对复习努力程度和学习状态至关重要。国考主要分为副省级及市地级考试,两类考试难度及要求存在一定差异,确定目标至关重要。
计划制定需结合阶段性规划和每日计划。阶段性规划可按月或周为单位确定。目前已是六月中旬,备考时间约六个月,可按月制定计划,一般分为以下阶段:
1.入门学习。了解公务员考试内容,通过真题测试了解考查内容及自身水平,明确优缺点。
2.补齐短板。有针对性地学习短板,贯穿整个备考阶段。
3.夯实基础。学习短板后,进行全面学习,扎实掌握基础知识。
4.真题演练。通过前期学习,对申论有了一定的认识,需研究真题,约一个月时间做近五年真题。
5.模拟冲刺。通过真题学习,查漏补缺,通过模拟冲刺提高水平。
具体时间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
按计划执行,是捷径。以下是一些日常积累方法。
关注社会热点、优秀文章,拓展知识,积累语言素材。公众号《人民日报评论》、《瞭望》、《新华网》、《求是网》等都是不错的资源。
练字——提升卷面质量,留下良好第一印象
写评论——锻炼思维,提升概括能力
二、国家公务员考试教材推荐
国考教材以行测和申论为主,具体推荐如下:
国考和省考均考行测和申论,知识点基本相同,教材通用。
市面上教材资料繁多,小机构资料不推荐。目前较大机构有中公、华图、粉笔三家。
中公和华图教材性价比较高,粉笔教材价格最高,质量最好。
行测教材推荐华图模块宝典,适合零基础小白,五本教材,每个模块一本,知识点讲解详细,例题解析清晰。
申论教材可根据需求选择,教材用处不大,推荐华图申论,易懂,配备练习题和辅助材料。
练习题推荐粉笔行测5000题,价格较高,但题和解析质量上乘,共十本,每个模块两本,题按知识点分类。
申论前期可做华图申论3000题,题均为历年真题,题型丰富,解析详细,适合小白学习。
注意:请按需购入教材,避免盲目购买。备考时,根据大神经验贴购买教材,后发现教材繁多,看不完。强烈建议不要购买过多教材,以免造成浪费。
三、公务员考试所需教材
1.公务员考试职位信息一般在九月份左右公布,各省时间不同,职位各异。
2.职位每年有上万个,考生需自行查找符合自身要求的职位。
3.书店有售,目前为08年版本,09年版本可能九月份才出版。
4.中央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公共科目、专业科目)和面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专业科目笔试和面试时间由招考部门确定通知。
5、在各地举办的公务员考试中,考试科目均由当地自主设定,普遍包括笔试和面试环节。笔试科目各有特色,例如北京地区的考试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公共基础知识》;上海与广东则考察《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与《申论》;而浙江省的笔试科目则是《综合基础知识》与《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报考地方公务员考试的考生需关注当地政府发布的招考公告,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6、目前考试趋势倾向于考察《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申论》两门课程。
四、国家公务员考试 教材一般有几本书,内容是否全面?
1、国家公务员考试教材实际上仅有两本,分别是《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申论》。内容覆盖较为全面。然而,市面上也出现了针对《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五个部分的分类教材,内容更为细致。
2、建议: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复习时间进行教材选择。一般而言,首先购买行测和申论两本教材,再购买真题进行练习。若复习时间较短,则可选择先阅读教材并完成真题练习,然后再回头查阅教材。通过反复练习几轮即可。若时间较为充裕,建议先阅读教材,进行题目练习,从中发现自身薄弱环节,再根据需要购买专项教材,即行测的分类书。只需购买自己薄弱环节对应的那本书,其中习题丰富,有助于加强知识掌握。最后,还是要大量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