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务员申论格式
在申论写作中,格式规范至关重要。通常,格式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题干明确指出不考虑格式的情况;二是“提纲、要点”等文种,格式亦非必须。
若需完整格式,则包括标题、发文对象、正文及落款。例如,倡议书、公开信、宣传稿、通知、通告、指导意见、建议书、意见书、回复等均需如此。而发言类、讲话类,如开幕词、闭幕词、发言稿、讲话稿、讲解稿、广播稿等,也需遵循此类格式。至于文章类,如新闻稿、报道、短评、评论、简报等,则无固定格式要求。
申论考试采用闭卷形式,为主观性试题,包含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在注意事项部分,考生需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作答,字迹需工整。平时训练时,考生应养成用黑色笔答题的习惯,并注意练字。
给定资料部分是试卷中的主要内容,备考时应全面分析问题,多角度看待问题,并阅读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等,增加知识积累。
作答要求部分主要包含五大题型:归纳概括、综合分析、提出对策、贯彻执行和申发论述(大作文)。考生在备考时不可忽视任何一种题型,并掌握每种题型的答题思路。
二、国家公务员申论备考:如何写发言稿(真题示例
贯彻执行题是近几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必考题型,题量和分数占比均有所提升,考生需引起重视。以下中公教育专家为大家详细剖析贯彻执行题中的发言稿。
发言稿是参加会议者在会议或活动中表达意见或进行思想工作汇报的文稿。例如,2014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中,要求在S大学的心理健康节活动的总结会上进行发言,即要求写一个活动总结会的发言稿,符合中央政府要求“不准念稿,讲实在话”的发言要求,紧扣时事热点,遵循政风要求。
从用途上分类,发言稿可分为开幕词和闭幕词两类。开幕词通常在会议或活动的开始之初阐明会议或活动的意义、性质、宗旨、议程安排等,以期促进会议或活动朝着既定的目标和方向发展。闭幕词则是对会议或活动的成果进行评价、经验进行总结,并提出新的展望和要求。
发言稿的标准格式主要包括称谓和正文两部分。称谓要求第一行左顶格书写,再加冒号;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内容部分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发言事由、具体内容、结尾部分。
以下为2014年国考申论副省级真题示例:“给定资料3”介绍了S大学举办心理健康节活动的情况。假如你是该省教育厅的一名工作人员,全程观摩了这次活动,校方请你在这次活动的总结会上发言,请草拟一个简短的发言稿。(20分)本题设定的背景是“你全程观摩了S大学举办的心理健康节活动”,作答任务是草拟一个简短的发言稿,身份限定是“该省教育厅的一名工作人员”。本题限定的给定资料范围是“给定资料3”,作答要求中需要注意的是“内容具体,符合实际”、“目的明确,切合主题”,同时还必须要符合发言稿“语言生动,有感染力”及相应的格式要求。最后,发言稿的篇幅要满足“简短”所限定的字数,即不超过500字。
三、怎么写申论发言提纲
1、第一步需要先审题,尤其抓住身份、场合和主题这三大要素,这是突破口。明确了身份和发言稿所应用的场合,考生需要思考在这种场合下发言要达到什么目的,或者要起一个什么作用。比如2014国考申论省级以上这道题,作为省教育厅的工作人员,来到一所大学参与一次活动,应该是代表上级单位来观摩和考察,现在这个活动结束,你需要做一个总结发言,此时,无非是对这次活动的评价,如何评价,都需要向听众说明是什么样的活动,有什么样的意义。
2、第二步通过阅读材料把握要点。回到对应的给定资料三,材料只介绍了S大学这次心理健康节活动的具体内容,以及给学生带来了怎样的收获。那么在这个发言稿中,对于不同的活动内容及取得的意义肯定要做出介绍,但是这道题只写这些内容就够了吗?
在第三步中,我们需将审题与材料要点融合,以形成最终的解答思路。审题时,通过识别身份关键词,我们了解到在作答过程中,考生需扮演上级单位的角色进行发言。因此,除了对活动的总结与评价,发言还应包含与这一身份相契合的内容。具体来说,在发言的结尾,提出对学校师生的期望,这样可以使发言更具深度。结合身份、场合以及材料本身的要点,我们可以明确作答的思路:首先介绍活动的内容和意义,最后表达对学生的期望。
按照这一思路,逐一分析2013年国考申论省级以上和地市的题目,可以发现这类题目的核心在于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在发言场合,材料中提到的要点基本上都应包含在我们的发言中,这相当于是对给定材料的归纳总结。考生可以按照“好现象+问题+原因+影响+对策”的顺序安排文章结构,但不同题目在侧重点上有所差异。例如,妈祖文化的讲解稿主要介绍现状,对策方面的要点较少,即便有,也是以祈使语气提出。而在培训班讲座上的发言,则必须包含对策,尽管材料中可能没有直接的对策要点,考生需要通过间接推理或自行创造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