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考还考公基吗
1、不再考,国考公共科目包含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详情请参考《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
2、报考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央编译局、外交部等单位的日语、法语、俄语等7个非通用语职位的人员,还需参加外语水平考试,考试大纲可在相关招录部门网站查阅。
3、报考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特殊专业职位的人员,还需参加专业考试,考试大纲可在考录专题网站,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网站查询。
4、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咨询。
二、公务员考公基吗
1、公共基础知识是公务员考试笔试的重要环节之一,涵盖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技、历史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公务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素质,也是衡量考生是否具备从事政府工作的必备条件之一。
2、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自1994年起正式实施,最初的3门考试科目是《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综合知识》和《写作》,2000年将《综合知识》和《写作》分别改为《公共基础知识》和《申论》。
3、《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主要测试应试者从事国家行政机关工作的潜能,内容涉及知觉速度与准确性、常识判断、言语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等,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4、《公共基础知识》主要测试应试者了解、掌握从事国家机关工作必须具备的知识程度,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法律、行政管理、公文写作与处理、前一年的国内外重大时事等,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5、《申论》主要测试应试者对给定资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归纳概括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文字表达水平。申论考试的时间是150分钟,满分100分。
三、公基是常识吗
1. 公务员考试中的《公共基础知识》是常识判断吗?
公共基础知识涉及范围较广,包括法律常识、政治常识、人文常识、物理常识等。在行政能力测试中的第四部分——常识判断,就是公共基础知识的部分。但常识判断不会包括公共基础知识的所有内容,而是选取其中几个常识进行设置问题。一般而言,常识判断的题目不会很难,都是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但容易混淆的事项。
建议考生多收集归纳的常识知识进行了解,并在日常生活中留意观察一些细小的问题。如果能耐心看完并记好公共基础知识一书,那么在行政能力测试中的常识考试中的得分几率就大很多。
PS:行政能力测试考试中,需要注意提高整体的做题速度,而常识判断的分数在近几年中的比重有所增加,但同时做这部分所需要的时间又比较少。
希望我的问题对你的疑问有用。
2. 公基是什么,说有个考试考这个内容,我想知道都包含什么?
《公共基础知识》是事业单位录用考试的重要科目,是一门涉及诸多人文学科的综合性的基础知识总集,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管理、人文、科技、时政、国情省情等知识范围,主要侧重考察报考者对公共生活中涉及的各类基础性常识的认知和掌握程度。
考生需要清晰地科学把控公共基础知识涉及的诸多知识点的广度和深度,这关系到应试者的复习效率和考试的成败。
您有什么其他问题可以私信我,我会为您解答。
四、公基是考公务员吗
《公共基础知识》是专门的一门学科,主要内容包括法律常识和综合常识。法律内容包括宪法及修正案、行政许可法、行政诉讼法、公务员法、经济法、民法、民商法、刑法等。综合常识包括文史、科学、时政等内容。
《公共基础知识》原本是公务员考试必考的三个科目之一。但现在一般都将公共基础知识放在行政测试中,作为一部分,一般占20分。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涉及面很广,主要靠平时积累,复习效果有限。
数学考试也是考的,但作为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的一种题型。
有些事业考试与公务员考试类似。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主要考察知识面,涉及范围广泛,没有具体范围。
4. 事业单位考试公基和综合知识有何区别?
事业单位考试公基和综合知识区别可在重庆事业单位招聘网查看。
各类岗位公共科目笔试具体测试内容如下:
1. 职员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公共科目测试内容为《综合基础知识》。
2. 专业技术岗位分为教育类、卫生类和其他类,其公共科目测试内容为:
(1) 教育类岗位:《综合基础知识(教育类)》,该科目包括《综合基础知识》(分值占70%)和《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分值占30%),详见附表。
(2) 卫生类岗位:《综合基础知识(卫生类)》,该科目包括《综合基础知识》(分值占70%)和《卫生公共基础知识》(分值占30%),详见附表。
(3) 其他类岗位:《综合基础知识》,详见附表。
《综合基础知识》、《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卫生公共基础知识》大纲以2015年2月11日在重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发布的考试大纲为准,由市人力社保局统一组织笔试。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咨询。
5. 事业单位常考的公基是什么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不仅是事业单位综合类的主要考察内容,教育类、卫生类、三支一扶考试甚至其他国企和单位都会将“公基”作为笔试阶段的考察范围。
想了解更多关于事业单位信息,可以查看公职考试。
公共基础知识属于综合性考试,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技、历史、语文基础与公文写作等诸多方面,范围广泛,内容庞杂。
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所有的内容都详细复习一遍是很不现实的,“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也是很不科学的。从近几年的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科目考试命题的特点来看,公共基础知识考题越来越灵活,考查方式也日趋多样化。
关于公基科目的考察要求:主要测试应试人员对公共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履行公职义务的必备能力和素质。
1、考试内容主要围绕科技发展史,涵盖国内外科技领域的最新动态,以及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基础知识,同时涉及天文地理、能源地理、区域地理等。地理知识往往以国情、省情、市情等具体形式出现,主要评估应试者对我国、省和市的地理历史、人文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基本认识。
2、考试内容侧重于中国及世界历史的发展与变迁,包括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中外文学常识等。内容较为广泛,考查重点不够明确。在公文处理方面,常见考点包括公文的起草、收发、整理归档等。
3、考试关注年度国内外热点问题,包括全球热点、国家发展战略、国家经济实力、重要通知、重大事件、重大节日等。公文写作的考查内容丰富且细致,要求考生加强记忆。尽管题目难度不高,且重复题目较多,但只要考生掌握核心知识点,并能灵活运用,公文题目便不易失分。
4、在经济学科方面,重点考查政治经济学,包括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部分,其中社会主义部分的考查相对较多。西方经济学虽然也有涉及,但比例较小。在管理学方面,主要考查管理学基础和行政管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