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南公务员报考条件
5、须具备健康的身体状态以正常履行职责。
6、需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及满足职位所需的工作能力。
8、符合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公务员,全称为国家公务员,是指在全球范围内负责管理经济社会秩序、国家公共资源,执行法律义务并维护国家规定的公职人员。在中国,公务员特指依法行使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并由国家财政支付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考试内容:公务员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阶段。笔试部分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公共科目涵盖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专业科目则针对特定岗位需求进行考察。面试形式包括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面试、半结构化面试和结构化小组面试。主要面试形式为结构化和无领导面试。
①行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模块。
②申论: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构成。
③面试:公务员面试形式多样,主要包括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面试、半结构化面试和结构化小组面试。主要面试形式为结构化和无领导面试。
二、河南省公务员考试报名条件
2020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公告尚未公布,以下内容参考2019年河南公务员报考条件:
2019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报考条件:
2.年龄在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4年3月至2001年3月期间出生)。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6.具备满足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7.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我省全日制技工院校高级工班、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可分别参照大专、本科文化程度报考。
8.符合拟录用职位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其中,专业类别和专业方面的要求。
1.招考职位要求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报考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基层工作经历。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具有在县级及以下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工作的经历。在军队团和相当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退役士兵在军队服现役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基层工作经历的起始时间,执行《关于公务员考录中基层工作经历起始时间界定的意见》(人社厅发〔2010〕59号)的规定。基层工作经历的计算时间截至2019年3月。在基层工作之后参加全日制学习的,全日制学习时间不计入基层工作经历时间。
2.招考职位要求面向服务基层项目人员的,报考人员须是我省大学生村干部或我省招募的参加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服务贫困县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人员。
3.招考职位要求面向退役大学生士兵的,报考人员须是按照国家招生计划统一录取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从我省入伍,服现役期满退役的士兵(含毕业学年入伍并在服役期间取得学历的);按照国家招生计划统一录取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生在校期间从我省入伍,服现役期满退役后复学取得学历的退役士兵;从我省入伍,服现役期间取得国家承认的大专以上学历的退役士兵。在部队服役满5年的我省退役大学生士兵,也可报考面向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定向招考的职位。
三、河南省公务员考试报考条件
一、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享有公民的政治权利。
这一要求意味着公务员的报考者必须拥有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必须具有本国国籍。所谓的“政治权利”,是一个法律术语,指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参加国家管理、担任公职和享受荣誉称号的权利。不具备这种权利的公民不能报考公务员。因此,因违法犯罪而剥夺公民政治权利的人、因患精神病等疾病而无法行使公民政治权利的人,不能报考国家公务员。非我国的公民,如外国人、已加入外国国籍的华人,无国籍人,不能报考我国公务员。
二、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
这一规定指出报考者必须具备的政治立场。这是我国公务员制度区别于西方文官制度的一个显著特征。我国的政治制度要求政府工作人员,必须在政治上与党保持一致,必须拥护社会主义。报考公务员的人也必须符合这一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是我国社会制度。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都在我国宪法中作了明确规定。因此,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公民报考公务员最基本的政治要求。应当注意,要把反对党的领导的人与批评、抨击党的某些组织及其领导人的错误言行的人严格区分开来;把反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人与批评、抨击现行体制中的某些弊端的人严格区分开来。在这方面,我们已有过深刻的历史教训。应当防止有人因报考人对党组织和党的干部提过意见,对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进行过批评,就给报考人扣上政治上反对党、反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帽子、剥夺其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资格和权利。
三、需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这一项列举的是报考者必须具备的法纪观念和道德品质。国家公务员掌握着人民赋予的权利,依法执行公务。他们的言行不仅关系到政府的形象,也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和基本权利。因此,报考公务员的人必须具有良好的法纪观念和道德修养。考察报考人的品行方面的情况比较复杂,必要时还应由报考人原来所在单位和基层组织出具证明,提供必要的考察材料。
四、报考省级以上政府工作部门的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报考市(地)级以下政府工作部门的文化程度由省级录用主管机关规定。这一项规定照顾到两方面因素:一是根据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现状,报考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要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二是考虑到我国地域间的文化差异,授权省级政府人事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确保市(地)级以下政府部门录用公务员所需文化程度。
五、报考省级以上政府工作部门的须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国家有特殊规定的除外。考虑到中央和省级政府工作部门担负着宏观管理职能,不仅要求其工作人员具有基层工作经验。这里所说的基层,一般是指各种类型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市(地)以下政府工作部门。但按国家有关规定,某些专业毕业生,如外语、计算机、财会和考古专业的毕业生,可以直接进入中央和省级政府机关工作。
六、身体健康,年龄为三十五岁以下。这一项要求的是报考者的身体条件和年龄限制。其中,年龄限制经录用主管机关批准,可适当放宽。报考人的健康状况,需要由医院开具体检验证明。报考人的实际年龄,出示户口登记薄加以证明。这都是正式考试前必须履行的手续。
七、具有录用主管机关批准的其它条件。这一项所规定的情况是指,在上述所列六项基本条件外,还根据拟任职位的要求,规定一些特殊资格条件。如某些经济监督部门要求其录用对象应具备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某公安部门要求其录用对象的身高要达到一定高度等等。这些特殊资格条件,必须经录用主管机关批准才能有效。
《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规定了报考公务员的基本条件。在具体工作中,还有一些否定性条件。凡具有这些否定性条件的人不能报考公务员。它们主要包括:
1、曾受过刑事处罚、劳动教养或行政开除处分的;
2、曾因贪污盗窃、行贿受贿、泄露国家机密等原因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
3、正在接受审查或受过处分未解除的
4、参加与“四项基本原则”相悖的组织或活动,存在严重问题的。
我国公务员选拔机制,对报考者的资格设定主要遵循原则性要求。这些要求着重考察报考者的基本政治素养,这与公务员作为国家权力执行者的特殊身份和职责紧密相关。在确保遵循基本规定的前提下,相关机关在必要时也会采取更为灵活的选拔方式,以确保选拔出符合职位需求的优秀公务员。
考前一个月,考生需关注招考简章,从中挑选适合自己的职位,并记下相关部门和职位的代码。
目前,公务员考试的报名流程通常是先进行网上报名,再进行现场确认(包括交费、照相等环节)。
网上报名时,考生需在指定网站注册并填写个人信息。资格审查通过后,即可等待现场确认。如资格审查未通过,考生可在报名截止前改报其他职位。
如选择现场报名,则需前往指定地点,填写报名表格,进行资格审查,并完成交费等手续。
笔试内容通常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和申论,具体考试科目根据报考职位确定。一般分为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前者考行政一,后者考行政二。部分职位可能要求加考专业考试,而部分职位还需进行体能测试。具体要求以职位说明为准。
考后一个月,考生可查询成绩及分数线。上线考生需关注招考单位的面试通知。需要注意的是,上线并不保证一定进入面试,面试人数根据比例确定,通常为1:3或1:5。
报考条件一般为大专及以上学历,年龄在35岁以下。但根据职位需求,具体要求可能有所不同,考生需仔细阅读招考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