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公务员考试题型解析
国家公务员考试科目分为公共科目和专业考试。公共科目是所有考生必须参加的,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门课程;而专业考试则根据考生报考的职位需求来安排。考生可以通过职位表中的“备注”部分了解具体要求。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是客观性选择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一般包含135-140道题目。
1) 行测由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判断五个部分组成,各部分题型、难度和数量都有所不同。
2)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考查考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的能力,包括查找信息、理解词语、概括中心、判断语句等。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3) 数量关系主要考查考生对量化关系的理解和解决数量问题的能力,包括数据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
4) 判断推理主要考查考生对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包括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5) 资料分析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加工能力,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6) 常识判断主要考查考生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重要知识点:牢记行测中五部分所涉及的题型和相关内容。
申论是主观性作答题,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00分。考生需结合给定材料,根据要求进行作答,一般包含4-5题。
①申论考试根据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
②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③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④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⑤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⑥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⑦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⑧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
⑨贯彻执行能力——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⑩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
11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
重要知识点:副省级以上职位和行政执法类职位,虽然考察能力基本一致,但考察方向有所区别。副省级以上职位更关注总结分析和提出解决问题措施、方案的能力;执法类职位则侧重于如何切实有效完成工作任务。
二、公务员笔试行测详解
行测全称《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类似于智力测验,属于心理测验范畴。它用来测试应试者与拟任职位相关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是考查应试者从事公务员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一般潜能的职业能力测试!
大树职教作为贵州本土专注于公考/编制类培训的企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考生如有相关问题,欢迎在评论区提问。旺黔诚·大树职教在省考面试中已经连续三年获得省考面试全省第一!
1. 常识判断:共25题,每题0.5分,共计12.5分;
2. 数量关系:共20题,每题1分,共计20分;
3. 言语理解与表达:共40题,每题0.6分,共计24分;
4. 资料分析:共20题,每题1分,共计20分;
5. 判断推理:共35题,图形推理每题0.5分,定义判断每题0.8分,类比推理每题0.5分,逻辑判断每题0.8分,共计23.5分。
1. 常识判断:考查政治、经济、法律、历史、地理、自然、科技等常识,共20题,每题约0.5分;
2. 数量关系:共10题,每题约1分;
3. 言语理解:选词填空20题,片段阅读20题,共40题。每题分数在0.6至0.8分左右;
4. 资料分析:分为三份资料,每份资料有5题,共15题,每题约1分;
5. 判断推理:定义判断10题,图形推理5题,类比推理10题,逻辑判断10题,共35题。每题分数在0.6至0.8分左右;
省级和市地级,言语理解与表达均考查40题。其中文章阅读只在省级中考查;2020年国考中省级和市地级言语理解差别加大,选词填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三个题型题目不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1. 考查重点:以两空、三空为主;考查的词语类型以成语为主;考查的考点以语境分析为主。
2. 备考策略:选词填空题目是易错题型,需要长时间备考。一方面提升文字理解能力,掌握语境分析、词语辩词等解题方法,另一方面需提升“底蕴”积累。
1. 考查重点:题型上主要考查主旨观点题。材料结构上主要考查总分、分总、转折、因果文段。
2. 备考策略:片段阅读是国考中复习重点。要求考生系统性学习、掌握行文脉络分析方法,重点分析句义及句间关系,建立正确解题的思维路径。
1. 考查重点:排序题与衔接题目平分秋色。省级每年考查3或4题,市地级每年考查4或5题。
2. 备考策略:重点提升句间关系分析能力,掌握解题原则,熟练运用解题技巧。
1. 考查重点:文章类型为社会科学文和科普说明文。题型重点为主旨观点题、细节判断题及特殊小题型。
备考策略:面对文章阅读,切勿慌张,核心考查的还是基础题型,关键在于解题顺序和阅读方法。
一、题型相对稳定,把握重点题型至关重要
1. 考查重点:近四年计算问题21道,行程问题5道,工程问题6道,排列组合5道,概率问题6道,几何问题7道,函数图像4道。
二、掌握常规方法,答题技巧更为关键
数量关系除常规的方程法外,若能结合整除、特值、比例、盈亏等技巧性方法解题,往往能事半功倍。国考中,逻辑判断、图形推理、类比推理和定义判断是四大常考题型,每种题型均考查10道题。市地级有5道题目是以一题五问的形式考查。图形推理市地级比副省简单。定义判断命题形式更加灵活,以诗句、俗语、古文以及图片等呈现。类比推理侧重考查概念间关系和常识。
1. 考查重点:图形共性、数量关系和立体图形。其中图形对称性、相对位置等考查频率较高;立体图形考点多样、难度大,包括空间折叠、三视图、截面图和立体拼接等。
2. 备考策略:掌握基础考点,每日一练,培养图形敏感度,明确解题思路。
1. 考查重点:常考社会学、心理学、文学、法学以及管理学等学科概念。
2. 备考策略:掌握定义判断核心成分的分析方法,充分理解定义内涵,积累社会热点、拓宽常识储备。
1. 考查重点:经验常识中的功能关系、加工关系、职业关系,言语关系中的词义关系,逻辑关系中的概念间关系。
2. 备考策略:掌握基础考点,常态思维,分析词项间本质关联。积累常识。
1. 考查重点:必然性推理重点考查假言命题、综合推理和朴素逻辑。可能性推理侧重考查加强型、削弱型、前提型;从论证模型上看,求异论证和实践论证等考查频率较高;其中,选项力度比较是可能性推理需要关注的重点。
2. 备考策略:逻辑和生活思维大相径庭,需系统性学习以转换思维,大量刷题掌握推理规则和常考论证模型,进而形成高效解题的思维路径。
一、常规考点最重要,概念公式要记牢
1. 考查重点:每年均以考查增长、比重、平均数、倍数为主,覆盖了80%以上的题目,其中主要考查基本公式的比较或求值、也会多考点结合考查。与此同时,还存在部分查找类题目,考查材料分析及数据查找能力。
2. 备考策略:资料分析每年的考点基本没有多少变化,是行测成绩能有变化的突破点。把握常规考点,勤加练习,很容易有一个漂亮的分数。
二、计算比较没难度,选对方法成绩高
国考资料分析大部分题目计算难度不大,存在部分列式复杂、参与运算数据较大的题目,但选项差距较大,甚至选项给出一个范围,这一特点在2020年考试中非常明显,变相降低了整体的计算难度。因此,提升基本的计算能力,保证计算不出现低级错误非常关键。国考题目也注重解题技巧,熟练掌握基本的估算方法,结合题目及选项特点,灵活应用即可快速解题。
首先,在之前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把常识部分所有科目的内容都翻阅一遍,看完一遍并做相应的专项练习题,不要求过多,在冲刺阶段挑选一些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题目来做,每个部分20-30道题即可,真正达到巩固和复习内容的目的。
其次,考题及模拟训练。之前考生应该做了不少模拟题,这时考生要掌握做题的时间和感觉,更重要的是通过做题掌握考查的重难点。这时反复做考题,在做考题的时候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同时配套做模拟题进行巩固提高。通过广泛的做题,锻炼自己的做题节奏及摸清考题的出题规律,将自己的知识薄弱点一一击破。
最后,临考试很近了的时候,再重新翻阅一遍知识点,温故而知新。另外,再把之前做过的考题和模拟题拿出来看看,做对的继续巩固,做错的总结经验,考生切忌焦虑、浮躁,要沉得住气,再次看书,可以参考相关辅导资料多重视一些重难点及预测点。总之,在此阶段要调整好心态,不放弃看书,一直坚持到底。
多关注国情社情。所谓国情社情除了指中国的地理、历史、国家性质等内容外,还有国家的大政方针、主要政策,考生应将复习的重点放在这一部分。比如党的十八大报告内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央一号文件等。
掌握各学科整体脉络。常识判断考查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法律、历史等多个方面,知识点繁多,考生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建议考生整体把握学科内容,提纲挈领的复习可更好地抓住各学科的精髓,不至于因小失大。
经济部分:宏观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消费政策等。
人文历史: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等)、世界史,人文文学: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世界文学。
有舍有得。行测题目相对较多,答题时间相对较短,而常识判断部分考查内容涵盖广泛,考生在答题时千万要掌握好答题速度,对于没有复习到的地方,要有所舍弃,将答题的珍贵时间用在更有把握的题目上。
1、平时多关注热点素材和新闻,比如说利用抖音平台、头条平台、以及各类公众号进行知识的积累,各大类平台都是相应的知识整理,都可以进行搜集整理。
2、做题过程当中及时把自己的错题进行收集整理,将个套模拟卷之间的异同点找出,然后进行查缺补漏,对于已知的知识点,可以加深记忆,对于未知的知识点,需要着重的去补充。
以上是旺黔诚大树职教整理的应届生如何备考行测内容,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或者学习更多关于公务员考试/遴选、事业单位\教师\银行\国企招聘等的内容或者想问的问题,小编都可以给大家解答!欢迎大家前往贵州旺黔诚大树教育官网具体了解!
三、公务员考试试题有哪些类型题
公务员考试试题的类型为:常识判断、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以及申论主观题的简答题、写作题。
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其运用。
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并利用基本数学知识,准确迅速地计算或推出结果。
分为四种题型: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
1、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全部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一般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80分钟,满分100分。
2、考试时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报考者必须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并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本或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参考资料:2018年度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_国家公务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