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备考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软件考研时,作为22年的考生,我亲身经历了诸多挑战,也发现了不少未被广泛提及的难点。在此,我愿为即将踏入考研之路的同学们提供一些建议,帮助大家避开潜在的陷阱。
重庆邮电大学的计算机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了B+的评价,在众多双非院校中显得格外耀眼。专业课仅有一门考试,这一点吸引了众多考生。华为校招时,重庆邮电大学被列为三所双非院校之一,每年有大量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进入大厂工作。
然而,在决定报考之前,以下这些因素需要您特别注意。
1. **考研难度**
经过第四轮学科评估后,重庆邮电大学的计算机学科热度攀升,在知乎等平台的考研推荐中,重邮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22年报考人数超过三千人,竞争激烈程度堪比一些211院校。在今年的考研大背景下,预计明年报考人数可能突破四千人,这无疑给考生带来了压力。
2. **专业课压分现象**
专业课存在压分现象,22年学硕专业课考试中,即便是有经验丰富的考生,专业课成绩也未能达到高分。据观察,专业课成绩通常被压分约20分。因此,仅因复试线看似较低而决定报考,可能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建议考生在预估自身能力时,减去压分因素,再考虑是否报考,以免因压分而处于劣势,影响调剂机会。
3. **软件学院单科线自划**
软件学院采用单科线自划,引发了争议。21年软件专硕复试线异常高,软件学院开始自划线,数学和专业课单科线定在85分,复试线为335分。22年软件学硕报考人数激增,预估复试线为310分,但实际复试线仅为290分,原因是英语和政治单科线大幅降低至60分和65分。这种做法使得复试线看似较低,但实际上仍对考生构成挑战。
综上所述,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软件考研过程中确实存在一定的挑战与风险。建议考生在决定报考前,深入分析自身的实力与目标,了解专业课压分和学院自划线的潜在影响,避免因表面现象而做出错误决定,确保自己的考研之路更加稳健与成功。
(1)本名单基于相关软件的大数据分析与知乎上考生的真实反馈整理,但需注意,部分考生的观点可能带有主观性,因此不建议一概而论。
(2)同一院校不同学院和专业的情况可能存在差异,A专业可能存在招生不公平现象,并不意味着B专业也会有类似问题,重要的是要深入考察目标专业的招生公平性。
(3)某些院校在过往存在不少负面评价,但近年来已对招生机制进行了调整并发布了声明。本文仅选取了21年之后的评价,但学生对这些院校的评价可能仍停留在最初的印象上,导致评价可能与实际情况不符。
(4)存在个别院校同时被列为考研白名单与黑名单的情况,这是由于学生评价的主观性和时间差异造成的正常现象。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知乎上的一些吐槽:
1.华南师范大学(211,广东广州)
差评关键词:部分专业存在压分现象,复试和录取名单发布时间较晚,不利于调剂。
具体评价:23年压分专业课成绩令人难以接受。
控制工程专业课难度大,均分仅70多。
华师的压分现象普遍,可能压分到过不了国家线,报考时公共课不能拉低分数。
经济与管理学院存在招生不公,经济学学硕不推荐报考。
国际商学院将所有一志愿考生刷掉。
成绩公布后,复试通知时间较晚。
2.南京理工大学(211,江苏南京)
差评关键词:偏爱本校生源及985调剂生,复试线不高但复试比例高,导致高分考生被淘汰。
具体评价:招生过程存在明显的不公平现象。
面试问题过于随意,对内部生源友好,对外生源则不友好。
调剂主要接收985院校的考生,不接受211及双非院校。
在复试中存在内部倾向,导致高分考生成为“炮灰”。
3.宁夏大学(211,宁夏银川)
差评关键词:部分专业压分严重,影响考生分数与调剂机会,校方处理不够透明。
具体评价:本地学生不敢报考。
政策性211,存在压分导致考生分数偏低,影响调剂。
二级学院中国文学院存在压分情况,考生专业课成绩极低。
被批评为“死亡211”。
4.苏州大学(211,江苏苏州)
差评关键词:竞争激烈,分数虚高,性价比不高,部分专业不保护一志愿。
具体评价:只接受985调剂,损害第一志愿考生。
报名人数众多,分数虚高。
部分专业热度高,超过985院校。
化学专业拟接收调剂人数远超计划招生人数。
5.兰州大学(985,甘肃兰州)
差评关键词:看重考生出身,双非院校考生报考风险大,调剂时优先接收高水平大学毕业生。
具体评价:复试时本校考生优先。
面试中询问考生本科背景,对第一志愿考生保护不足。
压分现象显著,导致考生分数偏低。
面试时明显倾向985院校背景的考生。
6.广西大学(211,广西南宁)
差评关键词:不保护第一志愿,偏爱接收优质调剂生,存在压分现象。
具体评价:专业课压分严重。
招收大量调剂生,影响一志愿考生。
存在压分现象,导致考生分数偏低。
调剂系统开启后招生计划变动大。
7.天津大学(985,天津)
差评关键词:部分专业不保护第一志愿,重视科研能力,存在学校歧视现象。
具体评价:高分考生被刷。
存在明显的出身论倾向。
招生计划调整频繁。
8. 电子科技大学(985,四川成都)
评语:复试权重偏高,有拉拢教师保荐之嫌,歧视现象较为明显。
详细评价:
面试环节复杂难测。
复试题目缺乏规范,存在明显倾向。
复试科目众多,随机性较大。
教师倾向性明显,对校内考生有所偏袒。
9. 重庆大学(985,重庆)
评语:部分专业复试比例高,大量一志愿考生被淘汰。
详细评价:
复试题目随意,倾向性明显。
复试时间延后,影响调剂。
存在压分情况。
10. 云南大学(211,云南昆明)
评语:拟录取名单公布延迟,部分专业存在压分现象。
详细评价:
公布名单晚,错失调剂黄金期。
存在压分现象,影响考生分数。
11. 中国传媒大学(211,北京)
评语:部分专业大量招收调剂生,复试时间晚,不保护一志愿。
详细评价:
存在压分现象。
复试时间晚,不利于调剂。
大量招收优质调剂生。
12.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
评语:部分专业存在压分现象,影响考生录取和调剂机会。
详细评价:
复试时间晚,影响考生。
存在压分现象。
大量招收优质调剂生。
13. 华东师范大学(985,上海)
评语:部分专业存在压分现象。
详细评价:
生态学专业存在压分倾向。
存在歧视现象。
14. 西南交通大学(211,四川成都)
评语:部分专业复试时间晚,出结果慢,影响考生调剂,复试淘汰率较高。
详细评价:
建筑与设计学院存在压分现象。
复试时间晚,影响调剂。
存在淘汰现象。
15. 山东大学(985,山东济南)
评语:偏好211、985院校生源,不重视一志愿考生,优先录取本校学生。
详细评价:
存在歧视现象。
一志愿考生录取机会低。
建议:
在做出选择前,通过知乎等渠道多方核实信息,确保其准确性和代表性。避免轻信某些考研机构未经证实的评价。若发现某个学校被无端抹黑,而实际并无类似负面评价,则可能意味着该校下一年可能会出现“捡漏”的机会。了解学校的风格和素质,可通过关注学校官网的考研信息公开程度、透明度,如复试名单、拟录取名单、教材、复录比等信息。对于面试占比高、复录比高的院校和专业,风险较高,建议选择复试含笔试、且笔试占比较小的院校和专业,以降低不确定性。许多毕业生在毕业时选择考研以提升学历,但在准备过程中,他们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导致方法不当,走弯路或错路。因此,在择校和准备考研时,一定要提前收集信息,避免盲目行动。要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而不是盲目跟风。考研选择专业对职业生涯后期影响很大,因此要慎重选择。对于跨考学科的学生,竞争压力较大,因为他们需要从零开始学习。选择本专业考研的学生,如果不是全国统考,需要提前查阅每个学校的招生简章,了解备考资料,联系已考上的学长学姐。全国统考专业竞争压力大,建议一旦确定目标院校,就不要轻易更改,以免更换专业书。